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有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在历经千年之后仍完好如初的诉说着当年的故事,那就是砖画。砖画是模印或捺印有图画的砖,是曾传承数百年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其图象有的是绘画性的,有的是浮雕性的,有的两者兼而有之。砖画.早在战国已有生产,秦代有所发展,两汉为盛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形成独特的风格。下面就跟着四川墙砖小编一起了解吧~
砖画的技法为阳刻线条、阳刻平面、浅浮雕等相结合。一般用木模压制,亦有直接刻在砖上,有的施加彩色。有方形和长方形等几种,多数每砖为一幅画面,亦有上下分二个画面的。砖画中.成熟、制作.复杂是模印拼嵌画像砖。
这种砖画的作法是先将画像,按粉本分别模印在多块砖坯上,入窑烧成砖后,再拼嵌在墓壁上。古代模印拼嵌画象砖,是在一块单砖构成一幅图像的画像砖基础上发展而来。东晋时期开始出现由多块砖所构成的龙、虎图像。以后砖数日渐增多,到东晋末南朝初,出现了由多达数十块到数百块砖构成的大幅画场面。
秦代砖画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等地上建筑。秦代砖画的画面饱满不留余白;在手法上,以写实为主,同时还能做到整体情绪与感情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了线条的表现魅力,丰富了线条的表现技法,以线条自如地表现力度,运动和速度,成就着秦代绘画流动的宏伟气势和古朴风韵。
汉代砖画主要用于构筑墓室,装饰墓室。汉代是个承前启后蓬勃向上的时代,其艺术作品在粗犷和质朴中扬溢着勃勃的生机。汉代画像砖表现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如内容有割禾、制盐、采莲、弋射,以及饮宴、歌舞、百戏、车马出巡等,也有少量神仙故事。构图富于变化,造型简练生动,动态感很强。
至魏晋南北朝,因处于政治分裂的局面,砖画的区域文化特色极为显著。随着晋室南渡,南方的建康成为文化中心,也是在艺术活动上.有创造力的地区。汉代的文艺重视实用性,为表达思想或概念的工具,而这时期开始强调情感的价值,文艺活动本身被视为目的。可以说在魏晋时期开始发现艺术。
在这个时期,名作广受赞美,并且被视为艺术家创造力的结晶。以研究绘画史的角度来看,当然不会认为绘画史仅是伟大画家的历史,不过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伟大的艺术家与深受敬重的名作。《女史箴图》可作为思索这个问题的..材料,与此同时,还有一组砖画也堪称当时的名作,那便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幅砖画稿本有可能是南北朝时代..的宫廷画家陆探微所为,画中极具陆探微画作“秀骨清像”的风格。但不论《七贤》砖画的原作者是顾恺之还是陆探微,均为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当时的社会风尚,提供了实物依据;同时也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提供了可靠而详实的资料,因此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以上四川墙砖内容就分享到这里,预知更多详情,欢迎继续浏览我公司官网。